26

 

停載了三個星期,因為被抓去成功嶺新訓。這段時間裡,除了短短刺刺的頭髮,最不能適應的,就是失去的自由。自由跟空氣一樣,平常感受不到存在,一旦失去,才了解它的可貴。這一段時間,讓我回想起高中三年,集體住宿再加上軍訓課。那時候也不覺得怎樣,但經過很自由的大學研究所生涯,再來一次,就覺得吃不消了。這一段時間,是很有收穫的,只是是種複雜的感覺。

 

麥克阿瑟說,如果你要花一百萬買我新訓的回憶,我不賣;如果你要花一百萬再叫我新訓一次,我也不要。這就是最中肯的寫照吧。才會有人說,一輩子當一次兵,當一次兵講一輩子。在裡面可以感受他們對科技替代役男是很另眼相待的,除了上課的課程都是比較實用的課程外,幹部對我們,也比較和氣。有試著問他們,為什麼對我們這麼客氣,別的中隊,罵人都跟罵狗一樣。他們說,那是因為你們是科技替代役,遇到一般的替代役,也是當罵狗。他們愛罵人可以理解。就是希望我們可以服從並且好好地過團體生活,而軍隊能給的處罰多於獎勵。最大的獎勵就是不處罰你,才會讓人覺得軍旅生活很變態。我跟蝦虎聊的時候,他很驚訝才幾天,我就看穿了軍隊的本質。如果他們能提供棉被折最好的人一天一千元,我覺得跟處罰罵人,會有一樣的效果。

 

軍隊制式的生活,我想沒什麼好談的。印象最深的,是在第二周星期六的成長營。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靈修那一類的狗屎。那一陣子天氣有時會飄雨,預定星期五的三千公尺測驗都因此延期了,長官跟我們說,如果星期六下雨,你們就很淒慘地要在教室待一天了。還好天公作美,雖然陰了一整天,但都沒下過雨。那一天大隊人馬一大早就開拔到成功嶺的邊緣,有一大片營地,上面有各式的設備,最醒目的是矗立著十數根高約二十公尺的電線桿。電線桿之間有獨木橋、秋千與繩橋之類的架設。看到這個仗陣,大家意識到等下要幹什麼,心都發涼了。專業的教官帶領我們進行四個項目,分別是攀岩、高空垂降、低空設施與高空設施。

 

當然這些設施看起來很危險。實際操作起來,雖然安全都有考慮,一不小心也是很危險。所以有的人,從頭到尾,都是裏足不前的。一個年輕教官說,每一個時段的時間,都不足夠讓所有人嚐試。如果你準備好了,請馬上排到最前面。如果你的心裡還沒準備好,也不要排在最後,也許等你準備好了,機會的門也關上了。在第一項,也就是攀岩開始的時候,我跟一大群人去上廁所。回來的時候,已經排到很後面,快輪到我的時候,時間也結束了。那時是很後悔的,除了低空設施之外,攀岩感覺是最沒危險性的。因為安全措施,在平地就設置好的,常常有的人,爬不到三公尺就下來。最大的危險是,你吊在半空中,請負責安全的隊友讓你下降了,他們不肯,堅持要你再嚐試攻頂。所以一開始就錯失了比較入門的項目。

 

到了第二項的場地,高空垂降時,手心就在冒冷汗了,那是一個三層樓高的粗糙水泥牆面,就是這樣而已。想要嚐試的人,必須在樓頂穿好吊掛設備,然後由上面的支點垂降下來。那時硬著頭皮嚐試,在地面上一穿戴好坐式扣帶與手套,心裡就開始後悔了。這個項目最驚嚇的是一步一步往上走,在牆的最上面要扣上垂降繩與安全繩時。這個時候,教官會要求你背對著牆面,好讓他把繩子扣在你肚臍前的扣環上。這時候是沒有任何保護的,很怕一陣大風吹來還是一個地震,就咚一聲,自由落體了。垂降的時候並不是像蜘蛛人一樣,手腳貼牆面,而是手控繩,腳踩牆。上半身與下半身呈九十度,手徐徐放繩,一步一步走下去。最難的一關,就是你背對著牆面,腳底要踩在牆的邊緣,把自己的身體與腿弄成垂直那個過程。心中恐懼的是,如果手的力量控不住繩子的收放,會不會一直滑下去。也有人身體跟腳已經垂直了,卻不敢手放繩往下移的。輪到我的時候,教官一直叫我不要抓繩子,影響他扣繩,可是下意識就想抓著保命索啊。垂降很緊張地完成了,在過程中,眼睛應該是盯牆面的,但是為了體驗一下,所以轉頭往下看,一看之下,就覺得腿快軟了。不過說真的,一到地面,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,如果臨陣退縮了,之後會一直有個陰影存在吧。攀岩考驗的是體力與技術,而這個項目,單純就是要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。

 

下午的時候,帶我們進行低空與高空項目的,是一個面容愁苦的中年教官,講起話來中氣不足,讓我覺得有點倒楣,因為有個年輕的教官,講起話來,非常的有趣。到了後來,我才知道,人不可貌相。低空項目有八九項之多,因為時間的因素,我們只進行了其中的二項。一項是有數根木椿立著,木椿之間約隔五到七公尺,之間有高度約三十公分的鐵鏈連結。我們的任務是,把一隊十個人,從第一根木椿,運到最後一根木椿。而另一項,則是H型的三個巨大木頭,中間的橫木約二點五公尺高,同樣的,一個團隊,要在只接觸橫木的情況下,把所有的隊員,從一邊運到另外一邊。教官強調的是,這二個項目,不是要表現個人能力。即使有人平衡感絕佳,能從第一條鐵鏈安穩地走到最後一條,或是能一跳就翻過二公尺半的木椿。這一個人的能力,也不能用來要求所有成員都達到同樣的水準。在第二個項目中,還沒爬過去的人,用自己的手與肩膀讓大家踩,搭樓架橋,大家都非常的努力。隊上一個重量級成員,約一百公斤吧,大家使盡力氣把他運過去之後,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吧,站在那邊傻笑。

 

高空項目一樣有許多種類,各個分隊都被分配到不一樣的項目,同樣的地方是,都在十五公尺的高度進行。我們被分配到的是獨木橋,要完成這個項目的人,要先爬上電線桿,走上獨木橋的一端,走到中點的地方,再原地垂降。這個項目,普遍是認為爬上電線桿的過程最可怕。在這個項目時,驚嚇的事情發生了,進行另一個走鋼索項目的同學,突然在半空中大喊,他的扣環鬆開了,這時大家大吃一驚,其中一個教官馬上換裝上去救援。那時我們這邊,也有一個人爬上電線桿了。因為教官的心力都放在那個人身上,所以所有的任務都暫停了。那一個人卡在半空中不敢動彈了約十分鐘,我們這邊的人,也站在上面吹了十分鐘的涼風。後來人救下來,確定情況沒問題之後,我們這邊的人,因為在上面站太久,已經沒有勇氣往獨木橋中間走了。因為這件事的關係,這邊一個已經穿好裝備的學弟,也打退堂鼓。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,非常緊張,可是也是安然過關了。

 

最後的時間,是分享的時間。教官要大家分享今天印象深刻的事情,每個人都不大一樣,有人是對於團隊合作的方面印象深刻,有人是覺得面對自己的恐懼是一種挑戰,也有人覺得當個好的隊員做好輔助引導的工作也很棒。我自己是對於有人差點出意外這件事,有比較深的感觸。有時候覺得安全的情況,不能代表絕對的安全。這個教官是個沉著穩重的人,他要我們了解,這些項目做的好不好,不代表什麼,重要的是你用了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些事情。有人攀岩登頂,有人二公尺都上不去。他說,岩塊的不同安排,就可以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。在這個過程中,有的人會得到很多,有的人會得到很少。有的人一直勇於嚐試,有的人一直不願嚐試,也有的人最後願意鼓起勇氣嚐試。這位教官同時也輔導一些失學行為有偏差的少年,他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。

 

如果一個十六歲的孩子,只會寫自己的名字。那他的行為,不完全是他自己一個人的責任。

 

我想正常家庭長大的我們,很難了解一些破碎的家庭發生的一些事情。所以這個教官,也會帶這些孩子來這裡學習團隊合作,面對自己的恐懼,再教他們多認一些字。也許多認得一些字,他們的未來,就可能不一樣。教官說,如果你心中有什麼感觸,就把它記錄下來,如果不記錄下來,過二天就淡忘了。這裡記錄的都是比較久遠的回憶,這個經歷雖然比較新,但是我想它是經的起時間考驗的,許多年後,我想我仍會記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英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