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光已經暗了下來,新人帶著不安站立在會場大門外,準備要進場了,在進入之前,舞台前的白色大布幕在投影機的映射下亮了起來,甜蜜的樂聲響起,開始播放屬於二個人的戀愛短片,記錄從初識到決定共渡將來期間的點點滴滴。公司來的同事坐了二桌,雖然還沒上菜,會場提供的餐前威士忌,已經喝了不少,酒力比較差的幾個同事,舌頭都大起來了。心裡一直有一種想法,朋友四散各地,為了生計奔走之後,比較可能相聚的場合,就是共同朋友的婚禮了。可是在婚禮中,新人雖是主角,卻是朋友聚會中,最疏離的人。像是當了戲劇的主角之後,位於整個方格中最顯眼的位置,要跟路人群保持距離。
這家專門辦理喜宴的會場果然不是蓋的,雖然收費高昂,一個不大的宴會廳低消就要幾十萬元,但是看到戶外仿教堂中庭的證婚場地、宮庭式的豪華會場與餐前仿英式高級下午茶擺放的小甜點蛋糕。身為一個準新郎,看到未來老婆滿意的表情,你還能說什麼呢?
紅燒大排翅、油淋乳鴿、三鮮燴海參、清蒸大鮑魚…,當價格不斐的佳肴流水般送上來,一邊吃的同時,不免慶幸紅包包的是有價值的。吃到第五道菜時,燈光再次暗了下來,不用說,這是新人的第二次進場了。參加了多次的婚禮之後,這類的套路,已經熟悉到不能熟悉了。新娘會換上三套衣服,會放二次影片…
一般新人準備婚禮時,一開始一定會有許多瘋狂的想法,長輩一開始也會開明地表示毫不在意,只要你們小倆口開心就好了。但如果你信以為真,表達你不同於流俗的想法時,長輩的眉頭一皺,就算你蠢的跟豬一樣,也該知道事情並不單純了。
Q:我們不要舉行傳統的婚禮儀式!
A:怎麼可以不祭拜祖先,這是古禮。
Q:吃buffet感覺不錯!
A:年長的親戚不會喜歡吃這種的,他們一定比較喜歡整桌的菜,誰有耐心站著吃啊。
Q:婚禮在民宿辨!
A:下雨了怎麼辨?賓客到那邊也不方便啊。
Q:我們人請少一點,請比較親的,閒雜人等不要來。
A:這不好吧,我們也吃過他們的,不禮尚往來說不過去。
Q:那就一場傳統的,一場我們請我們的朋友,比較特別的。
A:唉,這樣多麻煩呀,一次解決不是很好。
Q:好吧,就照你們意思吧。
A:你們新人開心就好。
面紅耳赤或心平氣和的討論之後,大部分新人能做的,就是在傳統的框架中,做出他們最滿意的效果。早先是以投影片的形式,放幾張照片。但現今多媒體技術進步,投影片的進化,已經是DOS跟Window 8的差別了,精美的動畫配上用心剪輯的影片與能好好烘托氣氛的音樂。不知是約定成俗,還是外包商就那幾家,通常第一段,都是新人篇,而第二段,則是新人二邊的家庭篇。說起來,家庭篇是比較感人的,尤其是投影片裡的成員,已經有人不能在台下參與的時候。半年前參加表哥的婚禮時,在男方這邊的家庭篇時,第一次看到了年輕時的舅舅與舅媽。到婚禮結束的時候,表姐的眼睛還是很紅,我想,她一定很想念父親吧。看到志豪的家庭篇,想起了二個星期前的星期日下午。
那個星期日的下午一點,志豪就打電話過來。
「你好了嗎?」
「不是說四、五點的時候嗎?」
「本來有事要處理,現在沒有了。」
「什麼時候到我家?」
「半個小時後吧。」
「那我準備一下。」
前往新竹的路上,國道一號在這個時間,車流並不密集,午後的陽光灑下來,照得車子裡的二個人懶洋洋的。志豪外型高大俊俏,很時髦地戴著一副復古風的太陽眼鏡,我則是被擋風玻璃透過來的陽光刺地眼睛瞇瞇的。二人剛上車的時候還閒聊了一下,可是一想到二個人是為了加班提早上來的,心情也很難為之雀躍。隨著平穩的速度前進,看著窗外變化緩慢的風景,二個人的對話,也沉寂了下來。
「你不問我為什麼提早來嗎?」志豪開口。
「喔,現在問。為什麼?」
「本來要去參加姐夫的婚禮,後來不去了。」
「嗯。」
「你不覺得奇怪嗎?姐夫的婚禮。」
「對厚,為什麼?離婚了嗎?不對,離婚了幹嘛還去參加。」
「我姐死了。」
「啊。是啊。」一時之間,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。
「生小孩的時候死掉的。」
「有說明什麼原因嗎?」
「醫生當然有給個說法,這些我們又不懂。」
「什麼時候的事情?」
「我研究所的時候。」
「所以上次去你家裡的時候,那個小孩子是?」
「那個就是我姐的遺腹子,我的外甥。」
「原來如此…」我想起了農曆年過完不久,去志豪家拜訪,那個六歲的小男孩,還是怯生生的樣子。志豪跟他說,來,大方一點,叫哥哥,不,叫叔叔。
「後來不想去,去了我要坐主桌,那多奇怪啊,只有我爸媽去,我不想參加。」
回到志豪的婚禮現場,平常搞笑的他,現在呆呆站在台上,笑得是那麼的害羞、不自然,畫面切到他兒時照片時,看到這些青澀的照片,同事驚呼連連。
「哇,小時候怎麼這麼胖。」
「根本認不出來,長大帥多了。」
「還好有消下去,不然就娶不到今天的老婆了。」
這時候的我,看的不是志豪,而是照片裡的小女孩。在全家福的照片中,爸媽在前排端正地坐著,露出淺淺的笑容,而站在父母身後的二個小孩,她的笑容,跟身旁的志豪一樣,笑的是那麼的純真、燦爛。
(完)
留言列表